首页

玉足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04:41:26 作者:台青棒垒球教练江西“育苗” 促两岸交流“全垒打” 浏览量:94415

  中新社南昌5月27日电 题:台青棒垒球教练江西“育苗” 促两岸交流“全垒打”

  作者 朱莹 吴敏

  “二垒去补位”“举棒姿势做好再跑,脚抬起来冲”“很好,保持”……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凤凰洲体育公园的棒球场上,台青吴军平站在球场边,不时给小球手们点赞,更多是提醒纠正。

  出生于1995年的吴军平从台湾屏东县跨海而来,已在大陆执教棒垒球近6年,目前在南昌一家俱乐部担任棒垒球教练。初见时,他头戴黑色棒球帽、身穿蓝色运动服,皮肤晒得黝黑,三句话不离棒垒球,尽显对这项运动的痴迷。

5月25日,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棒球场上,台青吴军平正在训练球员。吴敏 摄

  训练间隙,吴军平将自己的“棒垒球梦”娓娓道来:小学开始练习棒垒球,后成为棒垒球运动员,22岁起在家乡屏东县担任棒垒球教练。“2018年,我带领台湾学员去深圳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,遇到了我的学长,他劝我趁年轻来大陆看看,这边前景广,也有机会认识更多人。”吴军平说,在学长的介绍下,2019年,他来到南昌当棒垒球教练。

  “在台湾,棒垒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;但在大陆,相对其它的运动项目来说,棒垒球普及率较低,算相对小众的运动。”吴军平说。

  初到南昌时,他所在的俱乐部仅有不到30名学员,棒垒球运动基础较差,很多孩子对这项运动一知半解。这些年,在江西省棒垒球协会和南昌市棒垒球协会的推动下,吴军平和俱乐部的其他教练一起,进校园推广,上棒垒球体验课,几乎跑遍了南昌的中小学校。

  棒垒球推广成效显著:南昌二中等学校组建了棒垒球校队;吴军平所在的俱乐部从起初只有两支棒垒球队到如今有20支棒垒球队……在球场上,球员们奔跑、接传球、挥棒,训练声不停回荡,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。

  训练场上,吴军平往往要求严格,被称为“魔鬼教练”,却仍受到不少孩子和家长的信任。截至目前,他在大陆带过超200名学生,在他看来,台湾的棒垒球队训练较严格;大陆的球队以欢乐体验为主,但教练水平也很高,能让球员的能力快速且有效被激发出来。

  棒垒球运动被誉为“竞技与智慧的结合”,集“接、传、打、跑”于一体。吴军平说,这项运动既能培养球员的灵敏性与专注力,又能磨炼意志,培养团队精神,“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,激发孩子们的兴趣,让他们真正爱上棒垒球”。

  其间,吴军平还去福建、海南等地学习,但最终选择定居南昌。从“连接”到“联结”,吴军平在大陆收获了“很棒的人生”——能听懂南昌话,爱逛南昌充满烟火气的夜市,并收获了爱情。

  “我是一个恋家的人,在南昌有家的感觉。很巧的是,棒垒球还有个美好的含义,这是一项以‘回家’为目的的运动。”吴军平说,比赛中,只有从本垒出发,再回到本垒,才能得分,本垒的英文是home base,因此棒垒球是一项从“家”出发、再回到“家”的运动。

  谈及未来,吴军平希望能在江西各个地区推广棒垒球运动,组建一支省级球队参加全国比赛,并致力推动台湾球队来江西比赛切磋,希望以球为媒促进两岸交流“全垒打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分别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

黄海华表示,反洗钱法修订草案此前已经进行了两次审议,并两次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。社会各方面对平衡反洗钱工作与保障正常金融活动的关系、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等问题十分关注,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综合各方面意见,修订草案作了针对性的修改完善。

科技创新助力中国—东盟环境合作

以此反观,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正在褪去青涩进入成熟期,日益完善的制度框架和行为监管,为其可持续发展铺好了路。特别是随着行业长期仰仗的“人口红利”逐渐见顶,互联网的工作重点应当转移到服务的提质增效上。很多人已经敏锐地体察到“互联网下半场”的逻辑之变——过去的效益主要来自规模,而现在更多依靠技术。谁能够与时代的洪流、国家的需求同频共振,谁能够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,谁就能拿到通往更好未来的船票。

香港特区政府强烈不满美国全球宗教自由报告涉港内容

“最近,我们又用大模型重塑搜索,打造新一代答案引擎360AI搜索,让用户直接通过对话找到答案;同时,用大模型能力重塑浏览器,助力用户工作场景浏览效率提升60倍。”周鸿祎委员说。

(寻味中华|非遗)“云朵上的民族”庆羌年迎丰收

华阳集团由原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之一阳煤集团转型而来。华阳集团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卜彦峰介绍,该集团在做强做大煤炭产业的同时,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,重点布局高端纳米纤维滤材、煤层气制金刚石、生物可降解塑料、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等项目,致力于推动高端化、智能化、规模化发展。

河南省民政厅原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杨蕾被“双开”

濮存昕在自己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古今中外的众多舞台形象,这位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亦曾经多次率剧目到境外演出。谈及话剧在国际交流中的翻译问题,他当日表示,不同语言在节奏和表达上都有各自特点,不论是以字幕形式还是同声形式,舞台表演中想要达到翻译后的原汁原味都殊为不易。他认为,应竭力做到简练的基础上,不伤害经典的台词风格、语言风格,同时要让观众尽快和表演同步,“这是剧场性,是我们想解决的课题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